能高山: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特色) |
(→特色) |
||
第 11 行: | 第 11 行: | ||
#有著霧社八景之一「能高殘雪」。 | #有著霧社八景之一「能高殘雪」。 | ||
<img src="http://www.kuo22783.com/wp-content/uploads/2013/05/image0371.jpg" width="400px" /> | <img src="http://www.kuo22783.com/wp-content/uploads/2013/05/image0371.jpg" width="400px" /> | ||
− | *[http://www.kuo22783.com/?p=2227 來源] | + | **[http://www.kuo22783.com/?p=2227 來源] |
#高聳,頂峰遍部草原,由能高縱走安東軍這段草原被許多山有公認為台灣最美的高山草原。 | #高聳,頂峰遍部草原,由能高縱走安東軍這段草原被許多山有公認為台灣最美的高山草原。 | ||
<img src="http://7.blog.xuite.net/7/e/f/8/18907212/blog_1015434/txt/15621536/6.jpg" width="400px" /> | <img src="http://7.blog.xuite.net/7/e/f/8/18907212/blog_1015434/txt/15621536/6.jpg" width="400px" /> |
2015年9月23日 (三) 08:39的修訂版本
簡介
高度
- 約海拔3262公尺(主峰)
位置
- 位置約在台灣中部,屬於中央山脈,南方有能高山南峰,北邊連接南華山及奇萊南峰。
- 經緯:23.992309, 121.260235
百岳排名
- 42
特色
- 有著霧社八景之一「能高殘雪」。
- 高聳,頂峰遍部草原,由能高縱走安東軍這段草原被許多山有公認為台灣最美的高山草原。
能高山越嶺道
- 能高山越嶺道從南投縣仁愛鄉通過台灣中央山脈中段奇萊連峰與能高連峰,至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
歷史
- 一開始為塞德克族獵道。
- 後變為日治時期的警備交通要道。
- 至今為台電高壓輸電保線路。
特色
- 全線約90%的步道穿越「丹大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由於此道橫跨中、高海拔,所以物種十分多樣。
- 有舊部落遺址與日本駐在所遺跡。
- 有著壯麗的高山景緻與瀑布和崩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