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結構: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新頁面: #主要分為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 #皮內器官:包含有毛囊、豎毛肌、指甲、皮脂腺、汗腺等附屬器官。 #皮膚的厚度:通常眼瞼部位的皮...) |
|||
第 1 行: | 第 1 行: | ||
− | + | ===主要皮層=== | |
− | + | *表皮 | |
− | + | *真皮 | |
− | + | *皮下組織 | |
− | * | + | ===皮內器官=== |
− | * | + | *毛囊豎毛肌 |
− | * | + | *指甲 |
− | * | + | *皮脂腺 |
− | * | + | *汗腺 |
+ | ===皮膚的厚度=== | ||
+ | *通常眼瞼部位的皮膚最薄,手掌、足下的表皮最厚,背部的真皮最厚。 | ||
+ | ===表皮層次=== | ||
+ | *角質層 | ||
+ | *透明層 | ||
+ | *顆粒層 | ||
+ | *棘狀層 | ||
+ | *基底層 |
2019年10月2日 (三) 13:50的修訂版本
主要皮層
- 表皮
- 真皮
- 皮下組織
皮內器官
- 毛囊豎毛肌
- 指甲
- 皮脂腺
- 汗腺
皮膚的厚度
- 通常眼瞼部位的皮膚最薄,手掌、足下的表皮最厚,背部的真皮最厚。
表皮層次
- 角質層
- 透明層
- 顆粒層
- 棘狀層
- 基底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