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KML: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取得圖資
取得圖資
第 2 行: 第 2 行:
 
==取得圖資==
 
==取得圖資==
 
*Document 包全部
 
*Document 包全部
*Placemark 包人個物件
+
*Placemark 包一個物件
 
*#name
 
*#name
 
*#description
 
*#description
第 11 行: 第 11 行:
 
*#*coordinates 中標示各點:經度,緯度,高度
 
*#*coordinates 中標示各點:經度,緯度,高度
 
*#Point
 
*#Point
 +
*#*coordinates 中標示各點:經度,緯度,高度
 
*#LineString
 
*#LineString
 
+
*#*coordinates 中標示各點:經度,緯度,高度
 
+
 
+
 
+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http://isvincent.pixnet.net/blog/post/44213683-goolge地圖-儲存地點(建立地圖中的我的最愛) goolge地圖儲存地點]
 
*[http://isvincent.pixnet.net/blog/post/44213683-goolge地圖-儲存地點(建立地圖中的我的最愛) goolge地圖儲存地點]

2018年4月25日 (三) 12:51的修訂版本

取得圖資

  • Document 包全部
  • Placemark 包一個物件
    1. name
    2. description
    3. 可以含 cdata(Character Data) 段落,表明其中沒有標籤,不可對其內部進行 XML 解析
    4. ExtendedData:外掛數據
      • 每組 data 都有 name 屬性及 value 標籤
    5. Polygon
      • coordinates 中標示各點:經度,緯度,高度
    6. Point
      • coordinates 中標示各點:經度,緯度,高度
    7. LineString
      • coordinates 中標示各點:經度,緯度,高度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