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洛林象牙鑲板: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時間、發源地方、材質) |
|||
(未顯示1位用戶所作出之4次版本) | |||
第 1 行: | 第 1 行: | ||
+ | [[分類: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 | ||
===時間、發源地方、材質=== | ===時間、發源地方、材質=== | ||
*時間:約西元800年 | *時間:約西元800年 | ||
第 5 行: | 第 6 行: | ||
===介紹=== | ===介紹=== | ||
+ | ====外觀==== | ||
+ | 這個象牙鑲板可以清楚看見三幅基督教的故事場景:第一個是天使報喜、第二個是耶穌降生、第三個是賢士朝拜,這種精細面板體現了早期加洛林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潮流。近古的場景副本象牙雕刻的成分,像六世紀的象牙板上描繪的賢士的崇拜。該面板是一組被認為已生產了亞琛,查理曼的主要所在地,神聖羅馬帝國皇帝(800-814)象牙雕刻中的一種。象牙,就像在古代世界大理石雕塑,傳統上被漆成鮮豔藝術 | ||
+ | ====故事==== | ||
+ | 西羅馬帝國瓦解後,神聖羅馬帝國之查理曼於800至814年在位期間首次統一了西歐大部分地區,並且改變了中世紀政治與藝術景況。 | ||
+ | 加洛林王朝藝術最引人注目的仍然是精湛的象牙浮雕、貴金屬鑲嵌雕飾和色彩鲜艷的繪畫插圖。初期的基督教雕刻主要是用在教徒使用的石棺上。而许多拥有象牙鑲板和浮雕的人用象牙镶板和尺寸较小的浮雕则仍表现了古典藝術的特徵。這個時期保留了較多的希辣羅馬文化,并汲取了東方阿拉伯伊斯蘭文化。表現出威嚴莊重、嚴格的程式化的傾向。 | ||
+ | *補充:夏爾一世(742年4月2日-814年1月28日)或作查理曼,查理大帝,卡爾大帝。在768年到814年是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國王,800年由教宗良三世加冕於羅馬,成為他所擴張地區的皇帝,後人稱他查理曼。而這位查理曼也就是國際上最流行的法國式撲克牌上的紅桃K人物。 | ||
+ | |||
===圖照=== | ===圖照=== | ||
+ | [[File:Musée Picardie Médiéval 01.jpg|thumb|300px]] | ||
+ | ===參考連結=== | ||
+ | *[http://www.britishmuseum.org/explore/highlights/highlight_objects/pe_mla/i/ivory_plaque_with_nativity_sce.aspx 象牙鑲板] |
2015年12月27日 (日) 21:18的最新修訂版本
時間、發源地方、材質
- 時間:約西元800年
- 發源地方:在德國的亞琛(ㄔㄣ)
- 材質:銀
介紹
外觀
這個象牙鑲板可以清楚看見三幅基督教的故事場景:第一個是天使報喜、第二個是耶穌降生、第三個是賢士朝拜,這種精細面板體現了早期加洛林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潮流。近古的場景副本象牙雕刻的成分,像六世紀的象牙板上描繪的賢士的崇拜。該面板是一組被認為已生產了亞琛,查理曼的主要所在地,神聖羅馬帝國皇帝(800-814)象牙雕刻中的一種。象牙,就像在古代世界大理石雕塑,傳統上被漆成鮮豔藝術
故事
西羅馬帝國瓦解後,神聖羅馬帝國之查理曼於800至814年在位期間首次統一了西歐大部分地區,並且改變了中世紀政治與藝術景況。 加洛林王朝藝術最引人注目的仍然是精湛的象牙浮雕、貴金屬鑲嵌雕飾和色彩鲜艷的繪畫插圖。初期的基督教雕刻主要是用在教徒使用的石棺上。而许多拥有象牙鑲板和浮雕的人用象牙镶板和尺寸较小的浮雕则仍表现了古典藝術的特徵。這個時期保留了較多的希辣羅馬文化,并汲取了東方阿拉伯伊斯蘭文化。表現出威嚴莊重、嚴格的程式化的傾向。
- 補充:夏爾一世(742年4月2日-814年1月28日)或作查理曼,查理大帝,卡爾大帝。在768年到814年是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國王,800年由教宗良三世加冕於羅馬,成為他所擴張地區的皇帝,後人稱他查理曼。而這位查理曼也就是國際上最流行的法國式撲克牌上的紅桃K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