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化討論

2020.8.26

壹、狹義的平台化

  1. 狹義的界定:
    1. 資源:關於某種「明確資源」的合作與共享。即「水」,通常是「公共財」(某甲消費了,不會減損某乙的消費,如:知識、用過的舊品、閒置的資源)。
    2. 平台:有固定的域名或網址(URL),做為資源的集散地或媒合平台。即「水缸」。
    3. 社群:有長期的受益者。即舀水來喝的人。
    4. 對抗折舊:合作與共享的好處大到一部分社群成員願意 maintain 平台, maintain 的強度足以對抗平台資源的自然折舊。即舀水補注水缸,使水量不致枯竭。
    提議的平台項目,要一項一項經過上述四要素的檢核。如果通不過上述四要素的檢核,那就要用「燒錢」的方法來推動,優先得考慮:燒的錢要從哪裡來?能燒多久?有沒有辦法在錢燒完之前將服務平台化?
  2. 平台化系統
4F約<
10人
論述
與實踐
資源池整理補
助要點
川西行
動學習
台中科學
探究五日遊
班本教育
支援平台
實驗教育
的AI課
3F<30人海星培力不錯學群全民科
學平台
推動部分班級
辦理實驗教育
2F300~
500人
跨校選修聯盟
1F1000人均優學習論壇 / 均優 2.0 推動小組

貳、簡表

id名稱資源平台社群對抗折舊補注
1 均優2.0 議程 論壇;工作會議;推動小組
官網;email群組;臉書;line

想要「改變」教育的人:

  1. 用議程溫養倡議
  2. 跨界別交流
各界別提案 10萬
/年
2 跨校選
修聯盟
  1. 課程資訊
  2. 場地
  3. 實體共享學習資源
  4. 線上學習資源
  1. 學習需求調查
  2. 聯盟治理會議
  3. 小報
  4. 官網(urclass.net)
  5. 臉書社團(宣佈和討論)
  6. E-mail群組
  7. line群組
    • 聯盟治理群組
    • 用於單一課程
  1. 修課者
  2. 開課者
    • 各團體
    • 獨立教育工作者
  3. 聯盟治理群組(年繳2000元)
  1. 修課者:註冊,看臉書社團、E-mail公告,參課
  2. 開課者:提供待用課,參與共推課,官網上撰寫開課公告,維護交通資訊,配合學分認證,參與學習需求調查。
  3. 各團體:透過本平台培力之人才,減輕課務準備負擔,推動倡議。
  4. 獨立教育工作者:獲得收入,發展合作網絡。(如結交一群人分工合作開設大課程)
15萬
/年

參、以跨校選修為例

平台化(2F):

  1. 資源:課程資訊、場地、實體公共學習資源、線上學習資源
  2. 平台:
    • 官網(urclass.net)
    • 臉書社團(宣佈和討論)
    • E-mail群組
    • line群組
      • 聯盟治理群組
      • 用於單一課程
  3. 社群:
    • 修課者
    • 開課者
      • 各團體
      • 獨立教育工作者
    • 聯盟治理群組(年繳2000元)
  4. 對抗折舊:
    • 修課者:註冊,看臉書社團、E-mail公告,參課
    • 開課者:提供待用課,參與共推課,官網上撰寫開課公告,維護交通資訊,配合學分認證,參與學習需求調查。
    • 各團體:透過本平台培力之人才,減輕課務準備負擔,推動倡議。
    • 獨立教育工作者:獲得收入,發展合作網絡。(如結交一群人分工合作開設大課程)
  5. 補注:15萬/年

目前的工作者:丁志仁、游士賢、黃鈴諭、陳東玉、金詩晨

目前預定的聯盟治理群組:

  1. 振鐸
  2. 政大實驗推動中心
  3. 社大全促會
  4. 台北市實驗教育創新發展中心
  5. 新莊社大
  6. anita(暫代表學習者)
  7. 吳啟新(好土氣,暫代表獨立教育工作者)